上海无性别公厕位置在哪里? 6天226人次使用 给市民接受的过程
作者:华东在线 2016-11-29 21:26:49
解放周一:对于“无性别公厕”的提法,大家多少有些陌生,还有网友表示“看不懂,所以不太敢去”。无性别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张亮(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无性别”其实就是不区分性别。从公厕内具体厕位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有男女通用的隔间,也有包含无障碍设施的家庭厕所,也就是说能供所有人群使用。
我们所涉及的很多与性别相关的理念和概念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对于“舶来品”,在文字翻译、表达的过程中有所偏差,就可能会造成公众的误解。
比如说,西方对这类公厕的叫法很多,有all-gender(全性别),gender-inclusive(性别涵盖),gender-neutral(性别中立)和unisex(泛性别)。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说要剥夺性别、消灭性别,而是强调不区分性别。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很多媒体在网络上的热议难免有些炒作的嫌疑,无形中把公众的注意力从对厕所设施本身的关注转移到了抠字眼、抠概念上面去了。应该说,从外观设计上来看,上海的无性别公厕本是一次低调的试验。但有关部门可能没想到,它依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解放周一:很多措施都是从无到有,从宽到细,公共厕所的规范始终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
张亮:是的,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公厕建筑规范变迁史看作是另一个角度的社会文明进步史,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过程。
以西方为例,男女平等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因素。19世纪之前,女性还没有选举权和公共社交圈,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公共空间鲜有女性的参与。因此,当时的公厕是由单一性别的男性使用。后来,随着女性权益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公共空间,使用公共设施,人们就意识到原先的设施已经满足不了现实需求,逐渐设立了适合女性使用的化妆室、更衣室、休息室和公厕。
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民权运动兴起,要求取消公厕种族隔离,让少数族裔也能拥有使用共同空间的权利。而后来的残疾人权益主张则切实改变了公厕在内的诸多公共场所的建筑规范,为残疾人建造了许多符合他们需要的无障碍设施。
随着全世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推进,我们国家也经历了这么一个从单一性别空间逐渐开始为女性群体、残疾人群体提供独立空间、提供人性化服务的过程。
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不止是“女性福音”
解放周一:目前网络上对于无性别公厕有支持有担忧,也有媒体撰文称“羞涩比排队更难以克服”。您认为这次的尝试过早吗?是否能切实缓解如厕难?
张亮:我不认为这是一次过早的尝试,反而这是一个打破长期以来性别二元对立、性别隔离观念的好机会。
在我看来,对于无性别公厕的讨论和推广的焦点不能停留在狭隘的缓解女性同胞如厕难的问题上,而是应该关注,在城市公共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无性别厕所能否同时容纳更多人,有效提高使用率。
之前我参与上海市妇联的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当时就提到了“第三卫生间”的概念,有条件的公厕也已经在试点。它专门为有特殊需求的人提供便利,如子女带年长的父母上厕所、爸爸带年幼的女儿上厕所、妈妈带婴儿或幼童上厕所等。
虽然这个概念很人性化,但并不是所有公厕都有条件设置完整的设施,在具体的使用上,也有人因为不熟悉就不太敢进入,常常需要公厕管理人员的引导。
当前人们正生活在一个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包括各类人群如厕难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也许会越来越多。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观念的变化,公共空间的使用划分也该相应发生改变。所以,无性别公厕这样的尝试是大势所趋,如果这一次的舆论热议能带来更多人对于这方面的了解,那也是一种进步。
我认为,民众对于安全、隐私问题的担忧也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来“找茬”,针对细节进行公共意见征求和辩论,都能够让这件为民服务的事情做得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们的期待。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耐心倾听和解答,不断完善。希望上海的公厕试点别因为一点反对的声音就止步于此。
(原题:沪无性别公厕:6天226人次使用 给市民接受的过程——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