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1号线这些亮点绝对让你惊呆了
作者:网络投稿 2016-06-28 09:59:34
站点首设文化长廊——9座站点文化长廊
1、机场北站
位于11号线机场北站的这面公共艺术墙就是对2010世博会深圳馆外立面《大芬丽莎》的再创作。据介绍,该幅作品原画由507名画师同场绘制的千幅画面所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集体创作油画。而在机场北站与大家见面的这幅《大芬丽莎》陶瓷壁画则是选取原作品中核心的599块画面进行制作和再现。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直是作为人类的文化符号为大家所熟知,而《大芬丽莎》则另有深意——该作品主要是展现深圳大芬村——一个“城中村”成长、再生、蜕变、崛起的背后透露出的深圳人的梦想和创造力,以及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
2、南山站
0
在11号线南山站还有另一面名为《南山红》的艺术墙和福永站遥相呼应。《南山红》公共艺术墙也选取了当地特产——被誉为南山三宝之首的岭南佳果——荔枝作为主题。
用传统的装饰语言描绘了仲夏时节荔枝丰收的喜悦场景,也借助荔枝红烘托出深圳人红红火火的生活企盼。
3、福永站
在11号线福永站的站厅里,可以看到了由范水军创作的作品《记忆》——艺术墙用蚝壳混合蚝壳灰砌成,厚约25厘米,墙上裸露的蚝壳整齐划一,显得“蚝”气十足,蔚为奇观。“这面艺术墙主要由蚝壳为原材料制成,制作程序比较复杂。”
“蚝壳为墙,现在是十分稀奇,但在明代以前,这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普遍的建筑方式。深圳沙井的蚝壳墙还被列为保护文物。”
4、碧头站
在11号线碧头站的站厅里,可以看出抽象出方块元素,以极简的方式表达货物与城市地表方块,并运用色彩的变化结合到地铁空间。这就是碧头站的《都市方块》。
用垂直和水平线构成的矩形来代替具象元素,放弃了情绪对事物的参与,结合色彩让个性及个别情感解脱出来,表现普遍、平稳的情感。
5、后亭站
在11号线后亭站的站厅里,可以看到了由3种颜色加错重叠的《旭日之城》,绚丽多彩犹如旭日东升。
寓意着在深圳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这里的发展犹如初升的太阳蒸蒸日上。
6、碧海湾站
在11号线碧海湾站站厅,一抬眼就能发现这里公共艺术墙的与众不同:其他公共艺术墙多为单副主题作品,而碧海站的《筑•梦》则以蜂巢的构图、彩虹的色彩。
再现了深圳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服务的各种生动场景,把默默奉献的地铁人不为人知的艰辛凸显在市民乘客面前。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我们不仅仅是在筑造四通八达、绿色便捷的地铁梦,更是在筑造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幸福美好的城市未来发展之梦。
7、后海站
位于11号线后海站艺术墙是《风生水起》,根据八卦中的要义创作;“巽”卦为风、“坎”卦为水,微风渐起,活水转动,风水交替,日月运转。
8、机场站
在11号线机场站的《美丽新世界作品》,描绘了一幅深圳海湾俯瞰图,蜿蜒交错的曲线勾勒出深圳形象,象征着深圳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流畅、速度和炫丽。
主色调为蓝和黄,凸显深圳海滨城市的浪漫与创新社会的明快,代表深圳正在上演各种创新、科技、文化、艺术旋律。
9、宝安站
11号线宝安站艺术墙则是来自于深圳摄影学会会长何煌的摄影作品《围海造田》。该艺术墙画面是1973年深圳宝安西乡公社翻身大队围海造田的场景,深刻反映了当代村民吃苦耐劳的精神,推动着深圳的飞速发展。
围海造田的场景,当时因为还没有机械化,刚刚搞好一点,洪水一来,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村民的凝聚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推动着深圳的飞速发展;当视野移开画面,走出地铁站,穿行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时,希望我们不忘深圳之根。(下一页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