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公园达到1000个 打造公园之城
作者:网络投稿 2016-08-23 10:07:41
深圳打造公园之城,至2020年深圳公园总量将达到1000个以上,形成“千园之城”。最终,形成完善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体系。三级公园体系是什么意思?
近年来,深圳公园总量不断增加,整体布局日趋合理,公园也正在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主要场所。
据市城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各类公园911个,是全国公园数量最多城市。市城管局着力打造并建立了“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把公园当做城市中最重要的绿色福利提供给市民,确立了让市民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公园、5公里可达自然公园的总体布局。
深圳打造公园之城 到2020年形成“千园之城”
结合深圳碳氧平衡指数分析,同时,为了更好的统筹指导全市公园建设与发展,市城管局编制了《深圳市公园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0)》,根据该项《规划》,至2020年深圳公园总量将达到1000个以上,形成“千园之城”。
最终,形成完善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体系。其中自然公园总数43个,总面积470平方公里;城市公园总数332个,总面积126平方公里;社区公园总数925个,总面积27平方公里。
建成后,实现开窗见景、出门入园。公园服务半径达到500米可见社区公园、2公里可见城市公园、5公里可见自然公园,规划公园500米服务半径居住用地覆盖率超过95%。按照国际一流城市公园的标准,完善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使公园更好地服务于各类人群。展现优美的园林景观,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精细的管理,优质的服务。
深圳公园布局:三级公园体系
所谓三级公园体系指的是,将山林、自然山体和海岸建成森林(郊野)公园等自然公园,形成城市生态基底;以综合公园为基干,打造特色的城市综合公园彰显城市文化和品位;完善社区公园设施,改善舒适性和便利性,使其作为民生基础设施,形成了“自然公园——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搭建起公园发展的“骨架”。公园与公园之间通过绿廊、绿带和绿道的串联,形成深圳城市生态的主要脉搏。
在目前形成的三级公园体系中,分别有梧桐山风景区、羊台山森林公园等自然公园(森林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39个,城市公园(综合公园 、专类公园 )109个,社区公园763个。
自然公园:既是深圳市绿地网络系统生态资源保护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市民亲近自然的重要游憩场地。其公园的建设理念就是以保护为主,提供市民基础野外休闲服务功能。
城市综合公园:以文化、景观和人性化的设计,逐步形成各公园独特的景观、植物和文化特色。提高市民游憩、文化和娱乐活动的品质。
社区公园:只为城市街区范围内的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一般面积在1000-50000平方米之间,配套有儿童游戏、老人康体等游憩活动内容和设施的城市绿地,是市民就近的休憩空间。
【扩展阅读】
今年深圳要新改建公园60个
2015年,深圳市各类公园总数已达到911个。按照全市公园建设“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市还需新建城市公园206个,社区公园150个。2016年要完成60个公园的新建和提升改造任务,同时将把五指耙、北桐森林公园和嶂背郊野公园等新公园委托所在区建设。
1、深圳各区均将建儿童公园
据了解,深圳已建成911个公园,未来5年主要面向原特区外布局新建公园,各区均将建儿童公园,并加强特色化公园建设。
深圳市儿童公园是深圳市唯一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市政公园,位于罗湖区童乐路12号,是深圳面积最小的市政公园。
2、今年建12个花卉主题公园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完成12个花卉主题公园,并启动建设“人才公园”、“生态体育公园”、“国际友城公园”、“深圳科技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 根据深圳“公园之城”的建设规划,到2020年,深圳公园总量将达到1200到1300个,为市民提供“出门500米就有社区公园,出门2公里就有综合公园”的生态福利。
3、在建森林郊野公园有16座
除了“在公园里面建设城市”,深圳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据城管部门的消息,深圳目前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将建设更多特色公园、栽种更多乡土树种、建立横贯城市的远足路径等方面入手,全面改进城市生态景观,打造城市生态文化。森林公园建设也是深圳生态文化建设的一大着力点。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市属森林(郊野)公园有16个,规划总面积两万多公顷。它们分别是:梧桐山森林公园、羊台山森林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马峦山郊野公园、梅林山郊野公园等,已经成为市民郊游徒步的好去处。
以上内容来自凤凰网、生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