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环评公示附内容
作者:中国轨道交通网 2019-04-08 10:27:51
2019年4月4日,铁科院官网上挂出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第二次公示内容,这是首次可公开查阅到《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具体内容,情况如下。
调整前:
截止到 2018 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 636 公里,地铁线路的运营规模和运营效率在世界大城市中名列前茅。
2015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2015~2021 年建设 12 个项目,总长度 262.9 公里。
(原)“二期规划”建设 12 条线,除平谷线、CBD 线外,其余项目已开工。
调整背景:
2016 年,冬奥组委落户首钢,2018 年明确首钢赛区将承担单板大跳台等比赛项目;2017 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批复。为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及非首都功能疏解等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全力筹办好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缓解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网中北部线网运营压力,增加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组团轨网覆盖,以便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克难”、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在此背景下,对《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 年)(以下简称“二期规划”)进行了调整。
调整涉及:
根据环评公示,本次调整主要涉及《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中的5条线路近201公里线路:
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13拆+分别延长)、22号线(平谷线)、28号线(原CBD线)、冬奥支线、新机场线北延
其中:平谷线、CBD 线和新机场线为原建设规划中的项目,13 号线扩能提升和冬奥支线为本次调整增加的项目新建里程 161.1km,既有线改造 39.7km,新建线路中地下段长度为 112.4km,高架及过渡段 48.7km;设车站 71座,其中,新建车站 56 座,改造车站 15 座;5 个项目规划新建车辆基地 6 处,涉及调整的新建车辆基地 4 处,利用既有车辆基地 1 处。
详情
2 规划调整方案
2.1《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开展,北京市持续开展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前期基础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部分研究过程成果已纳入中央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形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的轨道交通区域协同、功能层次、目标、发展策略要求以及方案示意图。北京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体现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各专项、分区规划需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之下进一步开展深化细化和落实工作,形成能够指导建设的专项规划深度要求。
新一轮总规批复之后,北京市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正在开展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为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的轨道交通目标和战略要求,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总规的指导下结合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近期发展建设(城市副中心、重点地区、冬奥会)等要求,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进一步深化和优化。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主要包括区域快线网(含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包含地铁、地铁快线、中低运量等)。区域快线主要服务于包含北京市及周边跨界城市组团范围、半径 50-70 公里交通圈层。包含地铁、地铁快线、中低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服务于市域主副中心及近郊新城范围、主中心半径 30 公里(副中心半径 15 公里)的交通圈层。
线网规划深化方案的规模、层次、布局、策略与总规方案相一致,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在总规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下一步线网规划工作将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结合稳定的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的指标和成果,进一步优化、协调、完善、稳定线网规划。
本次二期建设规划调整中各项目均包含在线网规划方案之中。为了提升丽泽金融商务区的轨道交通服务,将新机场北段调整至丽泽;为了缓解北部地区交通拥堵压力,拆分了 13 号线;优化完善 C·BD 区域交通条件网络衔接,优化调整了 M28 线线路东段;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出平谷线近期实施方案;提出了 M11 线西段部分线路作为冬奥支线支撑和保障 2022 冬奥会和首钢地区建设。
2.1.1 调整背景及原因
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以“发改基础[2015]2099号文”批复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原环保部于2015年以“环审[2015]73号文”批复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中规划建设12条线、262.9公里,同意新机场线起点调整为牡丹园站,线路长度为59.8公里,除平谷线、CBD线外,其余项目已开工。本次《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涉及5条线,分别为北京市轨道交通新机场线(新机场~丽泽金融商务区)、北京轨道交通28号线(原CBD线)、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冬奥支线和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其中平谷线、CBD线及新机场线属于已批复建设规划中的线路,本次调整优化了线路走向、敷设方式等,冬奥支线属于新增项目,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属于既有项目改造。
本次二期建设规划中五条线路的调整原因如下:
(1)新机场线
原批复方案中新机场线全长 59.8km,南起新机场南航站楼,北至中心城牡丹园。2016 年 12 月 26 日,新机场线一期工程(北航站楼~草桥段)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在2019 年 9 月与新机场同步开通试运营。
在一期工程实施过程中,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雄安新区的设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的颁布,新机场作为北京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其功能定位也有了相应的转变。因此,新机场线规划方案也进行了局部适应性调整。2017 年下半年,市规划国土委联合市交通委,组织相关单位研究轨道交通新机场线延伸至丽泽金融商务区方案。新机场线引入丽泽金融商务区方案,从城市功能布局和航空客源需求方面分析,丽泽商务区定位为新兴金融产业集聚区、首都金融改革试验区,土地开发规模大,人流客流密集,是城市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客流主客源地。从轨道交通线网衔接分析,丽泽商务区目前在建有 14、16 号线两条线路和规划 11 号线,新机场线与这三条线路衔接,可大大扩展一次换乘的服务范围,提高新机场线服务水平,利于新机场航空客流培育,相较草桥方案扩大新机场线客流吸引范围,缩短新机场与中关村等航空客流集散地的轨道出行时耗。以丽泽金融商务区为依托,以新机场线的引入为引导契机,带动优质要素在南部地区集聚,协助实现城市功能优化。
2018 年 3 月,市规划国土委批复《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草桥~丽泽金融商务区段)规划方案》,批复方案全长 3.5km,设丽泽金融商务区站与 M14、M16、M11换乘。并在丽泽商务区北区选址建设城市航站楼一座。
(2)28号线(CBD线)
原批复方案中 28 号线由东大桥至九龙山,线路全长 4.9km,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 8 座,车辆制式为 APM4 辆编组,新建车辆段一座,位于庆丰公园内。为了增强线网对 CBD 的服务,实现更多线路通过 28 号线间接服务,扩大轨网敷设范围,完善线网布局的均衡性,弥补中心城东部“井”字形轨道交通线网的不足,同时衔接北京东站铁路枢纽,提升中心城与副中心联络的通达性,CBD 线有必要向外延伸,解决东西向的交通问题。此外,根据客流资料,经研究决定采用直线电机 6 辆编组。由于线路方案的调整,需结合线路调整重新选择车辆段用地。
(3)22号线(平谷线)
原批复方案中平谷线工程自东风北桥至泃河湾站,线路长度71公里,设站11座。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及城市副中心等相关规划要求,通过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一核两翼”区域协同发展,支撑“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为解决中心城与城市副中心之间的通勤需求,实现主副中心之间的快速联系,增强副中心对于北三县地区以及东北部外围新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燕郊区域大客流出行需求,有效缓解东西部交通走廊客流压力,引导城市外围组团出行方式的转变,需要对平谷线的方案进行调整。
(4)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
冬奥支线属于本次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新增项目,本项目的提出主要考虑2020年前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北区227万m2项目及3.9万就业岗位全部实现,但区域轨道交通服务缺失;同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滑雪大跳台比赛场馆落户首钢北区,距金安桥站、古城站步行距离分别约2.5km、3.5km。因此,为支撑首钢北区的建设及交通出行问题,保障2022年冬奥会及赛后大型活动的大客流疏散,提出近期建设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本项目连接了首钢北区包的冬奥广场、石景山景观公园、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公共服务配套区5大功能区及外围的1个换乘中心金安桥站和2条中、大运量轨道交通线路(S1线、6号线),构建区域内南北骨干线。
(5)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
13 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属于既有项目改造,本项目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缓解北部轨道交通线路的供需矛盾,目前北京市西北部轨道交通满载率高,13 号线的满载率已经达到 129%,全网进站量排名前 10 的车站中,7 座位于北部的天通苑和回龙观区域,回龙观、天通苑的车站是线网中早高峰进站量最大的车站,同时北部区域 23 座车站中17 座车站限流,占比达到 78%,天通苑、回龙观所有车站均限流,部分车站排队时长达到 25-30min,是限流最为严重的车站;另外 13 号线受西直门折返能力的限制,本身系统能力严重不足,现状运营存在东西段客流断面量级差异大、车站站台窄、出入口少、楼扶梯通过能力有限、设备系统接近使用寿命、供电及信号系统难以满足运能提升等诸多问题。
综上考虑到 13 号线在北部线网的重要性,以及西部走廊的不可复制性,其满载率高、限流严重、换乘量大等客流问题已经不能单靠通过新建线路来解决,迫切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扩能改造方案来缓解北部区域的拥堵,因此 13 号线扩能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2.1.2 调整原则及思路
2.1.2.1 调整原则
(1)依据城市最新规划、国家最新政策,服务首都发展新要求
第二期建设规划批复后,北京市新一版总体规划发布,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也相继出台了指导轨道交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文件,本次规划调整要依据城市最新规划、国家最新政策,服务首都发展新要求。
(2)尊重建设规划、确保规划延续性
统筹考虑以批复建设规划方案,在其基础上进行方案适度调整,保持方案原有的合理功能,确保规划的延续性。
(3)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标志性活动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和形象,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标志性活动,轨道交通作为其综合保障措施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快建设,做好服务。
(4)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北京轨网还存在着线网局部区域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改善以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5)量力而行,确保财政可承受、工程可实施
调整后的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应本着量力而行、协调平衡的原则,与北京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确保建设规模在城市财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工程上在规划阶段深入论证、慎重决策,保证后期工程的可实施性。
2.1.2.2 调整思路
(1)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南北均衡发展
(2)加强主副中心联系
(3)促进“多网融合”,优化轨网衔接
(4)缓解既有轨网突出矛盾、加强重点区域轨网服务
(5)服务冬奥、加强保障
2.2.2 概述及实施安排
本次“二期建设规划调整”包含5条线路,新机场线、28号线(原中央商务区(CBD)线)、22号线(平谷线)为原建设规划工程方案变化调整项目,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13号线扩能提升为规划调整新增项目,五条线路总长度共计200.8km,其中新建里程161.1km,既有线改造39.7km,新建线路中地下段长度为112.4km,高架及过渡段48.7km;设车站71座,其中,新建车站56座,改造车站15座;新建车辆基地6处,利用既有车辆基地1处。
本次二期建设规划调整中各建设项目方案及实施安排如下:
(1)新机场线(新机场-丽泽商务区):线路终点由牡丹园调整至丽泽商务区,线路长度由原规划的59.8公里调整为47.5公里,车站由原规划的6座调整为5座,原规划车辆段和停车场不变。其中,新机场线草桥以南段44公里和原规划方案一致,包含车站4座,磁各庄车辆段和新机场北停车场,且北航站楼~草桥段项目环评已批复,于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年开工建设。本次新机场线调整的工程为草桥至丽泽商务区段,线路长度为3.5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丽泽商务区站1座。
(2)28号线(原中央商务区(CBD)线)(东大桥-九龙山):线路终点由原规划的九龙山站调整为广渠东路站。线路由4.9公里调整为8.77公里。车站由8座调整为9座。设车辆基地1座,选址由庆丰公园调整为广渠东路,面积增加18公顷。计划2019年开工,2022年开通运营。
(3)22号线(平谷线)(东大桥-平谷):平谷线起点由东风北桥站调整至东大桥站,终点由泃河弯站调整为平谷站。线路长度由原71公里调整为78.6公里,车站由原11座调整为20座。设一段一场,原规划选址调整,规模增加61公顷。计划于2019年开工,2022年建成通车。
(4)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金顶街站-首钢站):线路长度约3.6km,设站4座。计划2019年开工,2022年开通运营。
(5)13号线扩能提升(13A线:车公庄-天通苑东;13B线:马连洼-东直门):13A线由车公庄站至天通苑东站,线路全长30.28km,其中新建16.76km,全线设车站18座,新建车站13座,改造5座。采用8B编组,新增停车场1处,面积23公顷。考虑资源共享,检修由13B既有霍营车辆段解决。13B线由东直门至马连洼,线路全长32.0km,其中新建5.8km,车站15座,新建车站6座。采用6B编组,利用既有霍营车辆段。计划2019年开工,2022年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