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率先加入全国碳交易体系 信息化节能技术助推建设环境友好型机场
作者:交通界 2016-11-29 11:20:21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加入了上海市碳交易试点平台,成为国内首批开展碳交易试点的机场企业。该公司运营管理的浦东机场在过去3年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实践过程中,参与了航空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方法学制定、年度监测报告和碳排放报告编制工作,开展了年度配额清缴等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经验。试点期间,浦东机场碳排余量为11.1万吨二氧化碳。
近期,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我国将于2017年全面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浦东机场部分重点用能区域也将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范围。据悉,浦东机场是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的机场类企业。获得全国碳市场交易首批“入场券”,再次验证了浦东机场在建设低碳节能绿色的环境友好型机场的目标中取得的突出成绩。
近几年,浦东机场引入了一系列信息化节能技术,无人值守、远程监控、在线操控、合同能源管理……一系列最新最先进的能源管理信息化技术和新理念在浦东机场一一得以应用和落地,为这个位列全球最繁忙机场之一的超大型公共空间树立起了坚实的绿色屏障,万人次能耗水平连年降低。2015年,浦东机场客货运综合总量能耗为13.17吨标煤/万人,综合能耗净增量为-1487.11吨标煤,为减少碳排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杆灯精准操控节能耗
浦东机场飞行区内8个机坪内分布着165组高杆灯,为机坪运行提供照明。这些高杆灯通过安装时控开关实现定时开启和关闭,但开、闭时间无法根据当天的光照情况进行精准调节,在光照充足时开灯,浪费电能;在恶劣天气光照不足时,需人工开启,效率低下,影响运行。
出于降低能耗、提升运营品质的考虑,浦东机场对机坪内高杆灯控制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实施集中远程操控试点改造。研发人员将远程控制器接入高杆灯供电回路,实现对高杆灯的远程开关;将测量仪表通过光纤网络接入控制中心,实时监测各类电气参数、测算能耗;系统可统计不同时间段内单杆以及一块区域内多杆高杆灯的用电量,并提供环比、同比数据分析,支持节能降耗分析和评估工作。该系统覆盖所有8个停机坪,运行人员在控制中心内就能对所有区域的高杆灯进行远程控制,可根据当天日照情况精准调节开关灯时间,减少耗能;此外系统还能监测和定位损坏灯具,并发出实时报警,高杆灯维护工作和检修效率提高50%。
电站无人值守降成本
水、电的稳定供应是维持机场运作的重要环节。浦东机场近年来引进了行业领先的“信息监控”技术。截止2016年10月,浦东机场2座35KV变电站以及南、北2座供水泵站已完成了“信息监控”试点改造,覆盖率达到50%。站点内主要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操作、视频监视录像等均通过网络被传回运行中心,并自动完成参数记录、图像保存、报表填写等功能。完成改造的站点内无需人员值守,只需在运行中心配备3个班次的工作人员,就可实现对浦东机场供电、供水系统实时监控。由于系统高度集成,各站点设备均能由运行中心统一进行远程操控,中间环节精简一半,值守人员数量可减少50%。
泵站远程监控提效率
浦东机场飞行区共有6座雨水泵站,负责整个机坪内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是机场防汛工作的关键部位。泵站平时无人值守,接到防汛警报后,防汛人员遵照应急预案赶往各泵站查看汛情,再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处置。由于各泵站分布在17.2平方公里的机坪区域内,且不同区域的雨势不甚相同,防汛指挥部难以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各区域的降雨情况并处置汛情。
2015年,浦东机场对防汛压力较大的2#南雨水泵站试点进行了远程信息系统改造工程。通过加装液位监测仪、雨量计以及监控摄像头等,达到远程监控功能。该系统通过互联网将调节水池水位、降雨量数据、现场监控录像等实时传回防汛管理中心。由于现场设备已集中接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防汛人员可直接对雨水泵站的格栅、泵组进行远程操控,抢险响应时间缩短90%。目前,2#北雨水泵站也已开始进行同样的改造。未来,6座雨水泵站将全部实现以上功能,为浦东机场飞行区内的排水工作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与时俱进,智慧先行。未来,浦东机场将把能源信息化建设继续拓展到全领域能源管理,助力塑造低碳、绿色、节能的环境友好型机场。(文/董 蓉 黄涛 摄/曹忠伟 钱宏文)
(图片说明:上、浦东机场T2航站楼室内通过低碳节能的天穹顶设计引入自然光照明;下、浦东机场开发人员对机坪高杆灯远程控制系统进行现场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