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未来或有六座火车站都哪些 武昌站见证江城铁路发展
作者:网络转载 2017-02-11 10:46:10
昨日,坐了4个多小时的高铁,来探亲的北京人邓先生抵达武汉。10多年前曾来过武汉的他坦言,告别多年前绿皮车的拥挤喧嚣,如今高铁已成为他出行的不二选择。
今日,武昌火车站建站100年。百年前,武汉因铁路而兴。百年后,武汉铁路发送的客流量一次次刷新纪录,位居铁路枢纽第四极的武汉正朝着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的目标加速奋进。
百年前以江为界,南北大动脉在武汉断点
贯穿我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一百多年前,是分成南北两段的。以长江为界,北段是由汉口至卢沟桥,叫卢汉铁路;后延伸至北平,就改称为京汉铁路。长江以南,由武昌至广州,称粤汉铁路。
“1906年4月,京汉铁路通车后,这条大通道将中国腹地的河北、河南、湖北三省连接起来,无论是从北京南下还是从广州北上,必经武汉。”84岁的铁路退休老职工胡光前说,江北先建了大智门火车站,江南又建了通湘门火车站。100年前,武汉就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先锋。
据其介绍,大智门火车站曾是亚洲首屈一指、最壮观的火车站。江南的通湘门火车站,是武昌火车站的前身。
王国华先生在《武汉旅游发展的近代化历程》一文中写道:南北交通的大贯通,迅速改变了武汉的城市地位,使它从一个流动性的城市变成了全国枢纽城市。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京汉、粤汉铁路连成一体。在跨越天堑的南北大动脉推动下,武汉交通枢纽地位日渐巩固。
改革开放,南下农民工涌入武汉中转
改革开放,武汉铁路的发展迎来春天。当时在武昌站担任售票员的曾玲还记得那两年的变化:列车加了一趟又一趟,买票的队伍越排越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日发送旅客达到1.3万人次,高峰时达到3.2万人次。
在此之前,曾玲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春运”。
“一到过年,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轻人就出现在火车站,年一过,又匆匆赶到火车站”,曾玲说,正是那时,涌现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由于武汉交通便利,相当一部分农民工选择通过武汉去往广州。其中大部分是四川、安徽、河南人,按照他们的话说,来武汉最方便。
“那时人真是多,列车的行李架上都坐满人”,武昌站值班站长罗明燕说,当时维持秩序都是扯着嗓子喊、拿哨子吹。三天吹坏一副哨子,成为罗明燕至今的记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智门汉口站退出历史舞台。新建的汉口火车站投入使用。1998年调图提速,汉口站除了北至徐州、安阳,西至汉中、丹江口、襄樊等6对中短途始发列车外,一下增加了北京(西)、广州等8趟始发终到长途列车。
新时代,率先拥有动车高铁成路网主枢纽
昨日下午5时,武汉火车站内人潮涌动。旅客高先生自助取了车票,进站等候上车。
“我是武汉人,18年前到广州上学、安家。以前上学时都是从武昌站坐车,为了买张票,要通宵排队,绿皮车要走20多个小时,躺座位下、躲厕所里,我都经历过。如今从武汉站乘高铁只要4个多小时,这在当时想也不敢想”,按照高先生的话说,他赶上了好时候。
进入新世纪,武汉铁路迎来发展黄金期。
2007年,武汉成为全国首批开行动车组的城市。
2009年12月26日,全国首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武广开通运营,武汉真正迈入高铁时代。
不仅如此,一张“米”字网,让武汉“高铁之心”的国家地位愈加凸显。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起,石武客专、汉宜客专及到省内城市的城际铁路相继开通运营,形成以京汉广、沪汉蓉铁路枢纽为骨干的高铁“米”字形格局。这让武汉在全国高铁发展中位列前茅,一举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铁路四大路网主枢纽之一,也成为通达南北横贯东西、名副其实的中国高铁之心。
今年初,武汉首开至昆明的高铁列车,全程仅6个多小时。截至目前,从武汉乘高铁出发,可直达全国24个省市。其中,全国20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与武汉形成“半天生活圈”,乘高铁、动车,8小时内都可到。
今年春节前客流高峰,武汉的到达客流量超过北京、广州、重庆等城市,位居全国第一。
规划布局,6座火车站主辅得益
百年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平日奉命进京,都要从武汉搭江轮到上海,再坐船北上天津,走运河到北京。一趟下来,得花十天半个月。
如今,从武汉至北京,只需4个小时。
在刚刚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在交通规划方面,武汉被列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铁四院线站处副总工周天杰曾担任武汉枢纽总图规划、武汉站建设概念设计、武昌站改建等多个建设项目的总设计师。他认为,未来几年,武汉应抢抓机遇,促成“两纵两横两斜”客运专线构想。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武汉将进一步巩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力争全国内陆通达能力最强。特别是铁路方面,除北上广外,继续强化武汉铁路枢纽全国第四极功能地位。